新闻资讯

特朗普2.0:内阁成员思想图景及对华影响——外交篇

特朗普2.0:内阁成员思想图景及对华影响——外交篇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粤开志恒宏观

当前市场高度关注特朗普政府未来政策尤其是对华政策的走向,而内阁成员的选任及思想成为判断未来政策走向的关键风向标。

目前特朗普2.0时代内阁的成员已基本提名完毕,我们在《特朗普2.0:内阁成员思想图景及对华影响——经济篇》中,分析了特朗普2.0内阁成员的经济思想,而内阁成员的外交思想将影响未来的中美关系和全球地缘政治,因此本文进一步分析特朗普内阁成员的外交思想。

本文重点回答四个问题:

第一,美国外交政策领域的阁员包括哪些?

外交政策领域的阁员及内阁级官员主要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国防部长、驻联合国大使、中央情报局局长、情报总监。另外,特朗普还提名了驻以色列大使和中东问题特使的候选人。

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国防部长是美国外交政策最重要的三位阁员,目前特朗普已提名或任命马尔科·卢比奥、迈克·沃尔茨、皮特·海格塞斯分别担任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国防部长。

第二,特朗普2.0时代外交政策领域内阁成员有哪些特征?

一是对华更加强硬,群“鹰”荟萃;二是年轻,尤其是外交政策几位核心阁员;三是更显“忠诚性”;四是政策主张与特朗普一致性更高,思路更统一。 

第三,特朗普2.0内阁有哪些核心外交思想?

集中体现为一个核心和两个例外,以“美国优先”为核心,中国和以色列需特别对待。具体表现为:一是走向孤立主义;二是减少承担维持现行国际秩序的成本;三是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四是视中国为威胁;五是坚定支持以色列。

第四,特朗普2.0内阁外交政策对中美关系和全球地缘政治有何影响?

对中美关系:一是可能加剧中美关系紧张。二是美国主要拿贸易和政治做文章,其中以关税为主。

对全球地缘:贸易和政治威胁取代军事干预,地缘冲突减少,局势整体缓和,但部分区域仍面临地缘博弈。

对美国盟友:面临更高关税、更高结盟成本的挑战。

对美国战略对手:带来地缘博弈的机会。

风险提示:美国对华政策超预期,阁员候选人调整

一、外交政策领域主要阁员提名及外交思想

我们在《特朗普2.0:内阁成员思想图景及对华影响——经济篇》中介绍了美国内阁组成、提名情况及特朗普2.0内阁的经济思想,本文主要讨论特朗普2.0内阁的外交思想。

(一)主要阁员及职责

外交政策领域的阁员主要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国防部长、驻联合国大使、中央情报局局长、情报总监。另外,特朗普还提名了驻以色列大使和中东问题特使的候选人。尽管未来特朗普政府内阁人员最终确定后,部分提名人可能未成为“准阁员”,但上述九人均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官员。这些人将协助特朗普制定美国未来的外交政策,影响中美关系和全球地缘格局。

候任副总统为詹姆斯·戴维·万斯(James David Vance),美国副总统和总统在大选中同时选举产生,无需特朗普提名或任命。副总统主要职责为支持总统工作,在总统无法履职时代其作出重大战略决策。而且副总统也是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因此副总统也关注和参与美国对外政策和外交事务。除此之外,万斯还密切参与拟定特朗普的内阁人员,包括国家情报总监、“边境沙皇”等人选的确定等,因此其外交思想不容忽视。

截至11月26日,外交政策领域的阁员和重要的官员均已获提名或任命。在内阁中,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和国防部长是对美国外交政策而言最重要的三位阁员。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被提名为国务卿,作为总统的外交事务首席顾问,主管外交事务。迈克·沃尔茨(Mike Waltz)将出任国家安全顾问,主要负责国家安全、外交协调等多方面的工作,直接参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策划与制定。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被提名为国防部长,担任总统的主要国防政策顾问,规划和执行国防政策。

(二)阁员提名人的特征

从外交政策主要阁员的提名人选来看,主要有四大特征:

第一,大多对华强硬,群“鹰”荟萃。外交领域的阁员大多都将中国视为威胁,认为需要遏制中国。美国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提名人,卢比奥和沃尔茨是对华极端鹰派,他们将中国视为“生存威胁”,并要求把遏制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

第二,年轻,尤其是外交政策核心成员。九名外交政策相关官员的平均年龄为51.7岁,副总统万斯、国务卿卢比奥、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和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四人平均年龄46.8岁,远低于拜登内阁上任时的平均年龄58.8岁和特朗普1.0内阁上任时的平均年龄62.4岁。

第三,更显忠诚性。由于在特朗普第一届任期内出现了众议院弹劾特朗普等事件,因此特朗普确定2.0内阁时非常重视候选人的忠诚,特朗普及其团队已明确表示,要把候选人的忠诚放在考量标准的首位。忠诚度的考察主要以候选人对两个问题的看法为主:一是2020年的大选是否存在舞弊,二是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事件”是否为叛乱行为。

第四,政策主张上与特朗普一致性更高,思路更统一。从目前公开的政策主张看,无论是对华态度,还是对俄乌、以色列等问题的看法上,特朗普与提名阁员都没有明显分歧,观点一致性更高。

(三)外交思想:“一个核心”和“两个例外”

特朗普2.0内阁的外交思想,集中体现为一个核心和两个例外。

一个核心是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美国优先”思想要求外交政策应在美国的国家利益框架内进行,而非单纯基于意识形态,这与拜登政府的价值观外交不同。正如2016年特朗普在竞选演说中提到的“美国优先”一样,这成为特朗普政府决策的重要主题,也是其外交和国内政策方针。美国优先在外交思想上有三点具体表现:

第一,走向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更加务实,拒绝泛化美国国家利益,拒绝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特朗普政府倾向于退出一些国际组织和协定,以便免交会费和相关经费,从而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上届任期内,特朗普退出了多个多边组织,如2017年退出《巴黎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以《巴黎协定》为例,该协定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国际条约,目标是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加入了该协定,2015年获196个缔约方通过。在特朗普退出后,拜登政府2021年重新加入,而今年11月特朗普表态要再次退出。

第二,减少承担维持现行国际秩序的成本,让盟友增加军费支出或提高美国驻军费用的分摊比例。其一是要求盟友增加军费,上届任期特朗普曾要求盟国将军费占GDP比重达到2%,而今年特朗普曾表态军费占GDP3%是盟友的必要条件。其二是要求有美国驻军的盟国进一步分担驻军费用。在上届任期,特朗普曾寻求将韩国负担的驻韩美军费用从每年约10亿美元提高到50亿美元。按目前拜登政府与韩国签订的韩美防卫费分担特别协定(SMA),2026年韩国承担的驻韩美军防卫费为1.5万亿韩元(约10.8亿美元)。而10月特朗普表示,其当选总统后,将要求韩国分摊驻韩美军100亿美元的防卫费,是拜登协议的9倍。

第三,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减少争端带来的成本。在“美国优先”原则下,特朗普内阁希望减少卷入地缘冲突,如尽快推动谈判结束俄乌冲突。特朗普曾表态当选后,将在就职的24小时内与俄罗斯谈判达成和解,结束俄乌冲突。在上届任期内,特朗普收缩了对中东和阿富汗的军事干预,如2020年美军签署了从阿富汗撤军的协议并于2021年实现了撤军。

“两个例外”是美国在外交政策中对中国和以色列特别对待。中国和以色列比较特殊,一个是被特朗普内阁视为战略对手,并希望进行遏制的中国;另一个是政治正确,且较多美国政治与商业精英与其保持良好关系的以色列。美国对中、以的外交政策并非简单用利益衡量,在外交思想上有两点具体表现:

第一,视中国为威胁,从贸易、科技和政治上对中国进行全方位遏制。即便贸易冲突对经贸的负面影响是双向的,并且关税会降低经济系统运行效率,特朗普政府依旧不遗余力推动对华加征关税。而在政治上,特朗普政府则不断拿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做文章,同时还希望联合亚太地区的其他盟友来共同遏制中国。

第二,坚定支持以色列。特朗普和内阁提名人都坚定支持以色列,特朗普不仅高度重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在提名主要阁员时一并提名,甚至新设立了中东问题特使作为中东事务顾问。

二、外交政策领域内阁成员及具体外交思想

(一)副总统:詹姆斯·戴维·万斯(James David Vance)

詹姆斯·戴维·万斯(James David Vance),1984年生,曾在海军陆战队服役,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万斯高中毕业后加入海军陆战队,并在伊拉克服役,后来继续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和耶鲁大学法学院。万斯凭借2016年出版的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从而在美国声名鹊起。2022年,万斯当选为联邦参议员。

万斯是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主张最激进的捍卫者之一,尤其在外交、贸易和移民政策主张方面。美国媒体认为,万斯越来越被视为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主要继承人之一。万斯政治资历浅,其主要思想和主张如下:

第一,对华强硬,认为中国是美国最大威胁,且威胁主要来自经济领域。万斯在接受副总统提名后公开声称中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万斯认为,中国凭借自身经济影响力,正团结一批国家向经济集团化方向发展,世界正进入两极体系,且这种两极态势至少会持续二三十年。与共和党传统鹰派关注战略安全问题不同的是,万斯最关心的是中国对美国带来的经济挑战,万斯期望的对华关系模式是美国的商品不由中国生产,美国也不和中国开战。

第二,美国优先,拒绝泛化美国国家利益,更加注重现实利益。万斯认为,过去数十年,美国对于国家利益的定义过于宽泛,仿佛任何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以及和自由民主有关的行动都和美国利益相关,其结果是美国的政策都在追求次要利益,反而忽视了美国广大民众的核心利益。

第三,减少卷入国际争端,反对消耗国力的海外战争及干预活动。万斯抨击伊拉克战争及其他类似的海外干预行动是外交政策机构欺骗人民的儿戏,不仅没有为美国带来更安全的国际环境,还对美国造成极大负担。

对于俄乌冲突,万斯也坚定地反对向乌克兰进行援助,曾在国会公开表达这一主张。万斯认为,谈判才是结束俄乌冲突的唯一出路。让俄军退回1991年的边界基本不可能实现,为了停止俄乌冲突,乌克兰需做出一些让步:一是领土边界按当前的位置的划分,即承认俄罗斯对乌东四地的占领。二是确保俄罗斯不再进攻乌克兰,但乌克兰也不加入北约。

(二)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

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1971年出生,古巴裔,现为联邦参议员。卢比奥曾获佛罗里达大学学士学位和迈阿密大学法学学位。卢比奥1998年步入政坛,曾任佛罗里达州众议院议员(2000-2008)、佛罗里达州众议院议长(2006-2008),2010年当选为美国参议员,2016年连任,2022年再次当选。曾任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副主席和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成员。现任联邦参议员,并任参议院小企业与创业委员会主席。卢比奥还曾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和特朗普争夺党内总统提名,因落后于特朗普而退选,后成为特朗普在参议院最强有力的支持者之一。

卢比奥在外交事务上坚定支持特朗普,是坚定的对华鹰派,其主要观点包括:

第一,对华强硬,视中国为美国最大威胁,甚至夸张为“世纪威胁”,主张制衡和限制中国。据卢比奥2023年出版的书《颓废的数十年》(《Decades of Decadence》),卢比奥指出美国在关键物资上对中国的依赖,比如医疗物资、药品和技术设备,给国家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卢比奥认为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威胁了日本等邻国和印太地区美军,称中国为“世纪威胁”(threat that will define this century)。

第二,支持中美贸易冲突,主张加征关税和中止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卢比奥指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损害了美国利益,造成了美国的贸易逆差和工人失业,因此不遗余力推动法案来影响中美贸易。今年9月卢比奥向国会提交了一项针对中国的议案,具体内容包括终止与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在五年内分阶段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以及授权总统对特定中国商品实施禁令。

第三,反对援助乌克兰,呼吁通过谈判迅速结束俄乌冲突。卢比奥最初坚定地支持援助乌克兰,但后来逐渐反对援助,并在今年4月在美国向乌克兰、以色列和中国台湾的950亿美元援助计划中投了反对票。卢比奥与特朗普计划迅速结束俄乌冲突的立场一致,卢比奥今年9月曾向媒体表态,认为俄乌冲突已进入僵局,应通过谈判解决。

第四,支持以色列。卢比奥称以色列空袭导致真主党领导人丧生属自卫,还认为不仅要消灭纳斯鲁拉,还要消灭所有真主党的高级领导层。

(三)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茨(Mike Waltz)

迈克·沃尔茨(Mike Waltz),1974年生,联邦众议员。沃尔茨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被任命为陆军中尉后,沃尔茨完成了游骑兵学校的学业,并加入陆军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在美国陆军和国民警卫队服役的27年职业生涯中,沃尔茨在阿富汗、中东和非洲进行了多次战斗,获得了四枚铜星,其中包括两枚英勇勋章。退役后沃尔茨曾任国防部长的国防政策主任,以及副总统的反恐顾问。

沃尔茨从2019年开始担任众议员,成为首位当选国会议员的绿色贝雷帽。沃尔茨现为联邦众议员,并任众议院军事准备小组委员会主席,情报委员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和中国事务组委员。沃尔茨的立法重点包括加强国防、减少对中国关键矿产的依赖等。

沃尔茨被视作众议院最重要的对华鹰派人物之一,其主要观点和主张包括:

第一,对华强硬,认为美国的战略重点应是应对中国的威胁。沃尔茨在思想上是极度鹰派,今年11月初在《经济学人》上撰文批评拜登的外交政策,称拜登让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影响力,指出新政府的重点是结束欧洲和中东的冲突,以便应对中国的挑战。至于如何应对,沃尔茨在他的书中提到,要团结亚太盟友(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遏制中国的发展。除了思想上,沃尔茨在行动上也是极度鹰派,担任众议员期间,曾主导或参与发起多项涉华法案,涉及主题包括减少美国对中国关键矿产依赖、减少中美学术联系等;此外他还曾呼吁美国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相较于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沃尔茨在对华态度上明显更强硬。

第二,增加国防开支以应对亚太和中国挑战,增加对台军售,同时重塑与中国的产业链分工。在军事安全方面,沃尔茨在去年出版的《硬道理:以绿色贝雷帽的方式思考和领导》(Hard Truths: Think and Lead Like a Green Beret)提出,新政府应增加国防开支,重振国防工业基础,确保美国武装力量有能力阻止台海冲突;同时他还建议增加对台军售。在经济安全方面,沃尔茨提出要重塑产业链,尤其是医药和矿物领域;并且应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减少对中国的商业和金融支持。

第三,呼吁北约国家在集体防御方面增加资金投入。沃尔茨曾发文嘲讽北约欧洲国家国防开支过少,并认为与其向乌克兰援助,不如向欧洲提供支持。

第四,支持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援助,停止俄乌冲突。沃尔茨一直对美国援助乌克兰持怀疑态度,他支持立刻停止俄乌冲突,并通过谈判来结束冲突。

第五,加大国防军工投入,促进军事现代化。沃尔茨认为军队建设不应过度关注多元化,重点应转移到赢得战争上,这样才能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而当前美国军队存在军工投入不足、采购浪费的问题,为此要加大国防军工投入。

(四)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

皮特·海格塞斯,1980年生,美国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海格塞斯是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学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公共政策硕士。海格塞斯曾是陆军国民警卫队军官,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古巴关塔那摩服役,并获得两枚铜星勋章和一枚战斗步兵徽章。2014年海格塞斯以撰稿人身份加入福克斯新闻,是福克斯王牌节目“福克斯和朋友们”(Fox & Friends)的联合主持人。另外,他还担任过退伍军人倡导组织Concerned Veterans for America的首席执行官。海格塞斯曾在特朗普上届任期内短暂地担任顾问。

海格塞斯的政见主要在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方面,和特朗普基本一致,其观点包括:

第一,认为中国正在不断建设军队,而美国军队却有很多问题。海格塞斯公开评论中国军事外交的观点较少,不过在电视节目上曾多次表示中国军队已强大到足以对抗美军。6月接受采访时,海格塞斯表示中国正在不断建设军队,而美国军队却还在用着过时的采购系统。

第二,支持“美国优先”和孤立主义,认为北约盟国“自以为是、无能为力”,指责北约盟国未承担相应的军费开支。

第三,批评拜登的援乌行为,期待乌克兰能够自卫,以便美国可以适当远离欧洲事务。

第四,军队建设上偏保守主义,反对并试图纠正美国军队中性别、种族等政治正确类话题盛行的风气,要求国防部大刀阔斧改革。海格塞斯认为要加强军事力量来巩固美国的全球大国地位,并提议将“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海格塞斯认为军队的多样性、公平和包容性使军队变得软弱,削弱了士兵的战斗力,军队需要内部改革。而改革的举措包括清除支持军队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的将军,限制女性在军队担任某些战斗性岗位,这一点与特朗普想在军队内部针对多元化和包容性政策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思路完全一致。

(五)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埃利斯·斯特凡尼克(Elise Stefanik)

埃利斯·斯特凡尼克,1984年生,是特朗普的坚定盟友和共和党的主要筹款人之一。2015年开始任众议员,2021年起任众议院共和党会议主席。尽管斯特凡尼克在特朗普执政初期对其政策持怀疑态度,但后来逐渐变为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并成为盟友。斯特凡尼克的主要思想主张包括:

第一,重视遏制中国,斯特凡尼克认为反制中国构成的安全威胁和经济威胁是美国头等大事之一。

第二,坚定支持美国优先。斯特凡尼克曾在声明中表示:我已准备好从就职第一天起,在联合国的全球舞台上推进特朗普总统“以实力换和平”的美国优先政策。

第三,支持以色列,指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反犹太主义。最为著名的是,去年12月,斯特凡尼克就校园内的反犹太主义对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三所大学的校长进行咄咄逼人的质询,并导致其中两人辞职。今年5月,斯特凡尼克在以色列议会发表讲话,重申了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立场。斯特凡尼克还试图推动阻止美国对巴勒斯坦民众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

(六)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拉特克里夫(John Ratcliffe)

约翰·拉特克里夫,1965年生,获圣母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和南卫理公会大学法学院(戴德曼法学院)法学学位。拉特克里夫曾在得克萨斯州从事律师工作,后担任德州希斯市市长、联邦检察官等职务,以及联邦众议员(2015-2020),国家情报总监(2020-2021)。

拉特克里夫也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拉特克里夫在2020年《华尔街日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中国打算在经济、军事和技术上主导美国和地球其他地区,并妄称中国是对美国和自由世界其他地区的最大威胁。

(七)美国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

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1981年生,曾为民主党众议员。加巴德是一名退伍军人,曾服役二十多年。加巴德2002年首次当选为夏威夷众议院议员,后来跟随国民警卫队部队到伊拉克。加巴德后来当选为代表夏威夷的联邦众议员,成为众议院第一位印度教议员,也是第一位当选国会议员的美属萨摩亚人。加巴德于2022年脱离民主党,并在今年开始支持特朗普。

加巴德支持孤立主义,反对美国卷入外国军事冲突。加巴德认为,美国在中东的战争破坏了该地区的稳定,使美国更加不安全,并导致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丧生。另外,加巴德曾批评所在的政党(民主党)没有反对战争。

(八)驻以色列大使:迈克·赫卡比(Mike Huckabee)

迈克·赫卡比,1955年生,1996年至2007年任阿肯色州州长,2008年至2015年在福克斯新闻做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赫卡比的女儿为现任阿肯色州州长,还曾在特朗普上届任期内任白宫新闻秘书。赫卡比曾在2007年和2015年两度参选总统,但都在共和党初选过程中退出。赫卡比如获参议院通过,将成为自2011年以来美国驻以色列大使中第一位非犹太裔大使。

赫卡比坚定支持以色列,一直以来都是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者,他支持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建设定居点,并反对巴勒斯坦建国。

(九)中东问题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

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1957年生,纽约房地产投资商,特朗普竞选捐助者。维特科夫是特朗普的固定高尔夫伙伴,被视为特朗普与犹太商界接触的渠道。此外,维特科夫还担任特朗普就职委员会的联合主席。

中东问题特使为特朗普新设立的职位,尽管维特科夫没有任何外交或中东经验,但这并不影响特朗普对维特科夫的任命。维特科夫支持特朗普,并赞扬特朗普与以色列的交往,认为在特朗普的领导下,中东实现了历史性的和平与稳定。维特科夫7月下旬在社交平台X上曾表达对于中东局势的看法,维特科夫认为在中东要“以实力促和平”,这是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不仅重视美国军事力量的展示,还强调盟友在全球战略竞争中的参与。维特科夫还提到,切断伊朗的资金,能有效阻止伊朗为其他军事力量提供援助。

三、特朗普2.0内阁外交政策的可能影响

(一)中美关系

特朗普2.0内阁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加剧中美关系紧张,主要因为特朗普新任内阁群“鹰”荟萃,部分成员极端鹰派;同时特朗普政府出台政策往往“出其不意”,对华政策难以预测。二是特朗普2.0政府主要还是拿贸易和政治做文章,其中以关税为主。

第一,很多内阁成员表现出对华极端的鹰派,如卢比奥和沃尔茨。卢比奥和沃尔茨将中国视为“生存威胁”,并要求把遏制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战略。作为极端鹰派的代表,卢比奥和沃尔茨长期研究和制定政策来遏制中国,对中国有较为充分了解,未来对华政策可能更具针对性、更激进。从特朗普2.0政府鹰派官员的观点和行为看,其对华强硬态度在短期内较难转变。尽管受制于政治正确或政治身份特性,美国国会议员需要持有明确的观点和强硬的态度,相对政府官员更显鹰派,部分议员转为阁员后态度可能稍显和缓。但从卢比奥、沃尔茨等公开表态、出版的书籍来看,特朗普2.0政府中的鹰派官员对华强硬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特朗普政府出台政策往往“出其不意”,甚至可能“剑走偏锋”,加剧中美关系紧张。特朗普上届任期的就职后第一天就威胁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而且特朗普政府强化对华技术出口限制,包括制裁华为及中国其他高科技企业,这些做法都出乎意料,难以预测。

此外,卢比奥上任后,将是迄今为止第一个被中国制裁的美国国务卿,中美未来的沟通效率可能受影响。卢比奥此前在涉疆涉港问题大放厥词、大做文章,推动相关法案并制裁我国官员和限制相关产品进口,因而遭到我国对等制裁。美国历史上有70任国务卿,卢比奥是唯一被中国制裁的。按照规定,卢比奥被禁止入境内地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与卢比奥关联的企业、机构也被限制来往。不过即使遭到中方制裁,卢比奥依然充当反华“急先锋”,因此短期内中国对卢比奥的制裁不会主动撤销。作为美国主管外交的最重要官员,美国国务卿有访华及与中国保持联系的政治需要,如拜登政府的国务卿布林肯先后在2023年和2024年访华,而卢比奥被制裁也意味着在特朗普2.0政府中,中国和美国官方的沟通效率可能受到影响。

第二,从对华举措来看,特朗普2.0政府主要还是拿贸易和政治做文章,其中以关税为主。在《特朗普2.0:内阁成员思想图景及对华影响——经济篇》中,我们讨论了特朗普2.0内阁的经济思想,发现加征关税是特朗普政府最重要的主张之一,不仅是遏制中国的手段,也是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工具。关税问题会成为特朗普2.0政府对华最重要的工具,特朗普在竞选活动中表态,计划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而即便尚未就职,特朗普已举起关税大棒,当地时间11月25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账号发文,宣称将对进口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关税。

而政治问题上,特朗普2.0政府主要还是增加对台军售和推动台湾半导体企业转移到美国。特朗普在竞选时曾表态,希望中国台湾向美国缴纳“保护费”,以及中国台湾的高端产业向美国转移。美国对中国台湾,无法像日韩一样以驻扎美军的名义收取“保护费”,“保护费”的缴纳方式主要是对台军售。在特朗普上届任期,蔡英文曾花近200亿美元采购美制武器,不仅当初采购价格偏高,而且至今已有7年大部分武器还未交付,军售几乎等同于“保护费”。另外特朗普也希望,中国台湾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能搬迁到美国。特朗普在选举期间曾多次指责台积电抢走美国的芯片生意,还扬言要台积电交“保护费”。为此,台积电不仅在美国投资建厂,而且在特朗普竞选成功后,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晶圆厂落成典礼延到特朗普就任后举行,而台积电明年一季度的董事会也改到美国召开,时间也是在特朗普就职后。

(二)全球地缘政治

美国优先和孤立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特朗普2.0政府,贸易和政治威胁取代军事干预,全球范围内的地缘冲突可能减少,全球局势整体缓和,但部分区域如东亚、中东依旧面临持续性的地缘博弈。特朗普2.0内阁对美国盟友和战略竞争对手的影响不同,其一,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盟友将面临一些挑战,具体包括更高的关税、更高的结盟成本以及美国外交政策相对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其二,对俄罗斯、伊朗等美国的战略对手而言,特朗普的回归可能带来一些地缘博弈上的机会。

首先,美国的盟友将面临一些挑战,具体包括更高的关税,更高的结盟成本,以及美国外交政策相对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

第一,美国计划对全球施加关税,美国盟友不仅不能幸免,反而由于是美国重要进口来源,受关税的影响更大。美国进口前五大来源国家中除了中国,墨、加、日、德都是美国盟友,受关税影响大。而特朗普还未就职,就已经开始计划施加关税,而最先受影响的就包括美国盟友加拿大和墨西哥,当地时间11月25日,特朗普表示,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5%的关税。

第二,在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的外交政策影响下,美国盟友需要承担更高的结盟成本。美国只想享受现有秩序体系红利,而不愿承担维持国际秩序的成本,因此需要盟友进一步分担美国驻军防务费,以及增加本国军费开支。更高的结盟成本意味着需要增加财政支出,这使得税负增加,容易造成国内民众不满。如日本岸田首相在2022年12月为将日本的防卫费提高到占GDP的2%,决定在截至2027年度为止的5年内将防卫费总额提高到43万亿日元,增加的支出需通过增税解决,而这招致了选民的不满。

第三,美国外交政策相对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如特朗普对北约的态度呈现不一致性,一方面要求北约成员国增加国防开支,另一方面特朗普又对北约的价值和作用提出质疑。而不同总统之间政策的大翻转,也让美国盟友无可适从,典型如环境政策。特朗普政府在环境政策上逆转了许多奥巴马时期的政策,包括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试图撤销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而拜登政府重新加入了巴黎气候协定,支持发展新能源;特朗普近期提出要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并发展传统能源。

其次,对美国的盟友而言,可能的应对方式是,和美国相处时更看重本国利益,或采取多边主义的外交策略。更高的关税和结盟成本都对美国盟友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过于重视利益可能会让盟友重新审视与美国关系,从而使盟友与美国的外交关系出现三个趋向:一是国际交往更看重本国利益,美国盟友不会只甘心承担更多成本,也会寻求本国的利益。二是外交策略更加独立,寻求多边主义的外交策略。如今年特朗普赢得大选后,已有部分美国盟友开始向中国示好。如韩国总统表示,不会在中美之间站队,强调要加强中韩高层对话;日本外相近期也正在寻求访问中国的机会。 

最后,对俄罗斯、伊朗等美国的战略对手而言,特朗普的回归可能带来一些地缘博弈上的机会。以俄乌为例,特朗普政府试图从俄乌中脱离,因此承诺迫使乌克兰向俄罗斯妥协,尽管这个妥协将巩固普京从俄乌冲突中获得的利益。从内阁成员思想来看,特朗普身边都是反乌克兰和亲普京的顾问,这一竞选承诺兑现的概率较高。而且由于美国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卷入冲突,除非在谈判中需要进一步对乌克兰提供援助才需要国会审核,要不然总统的行政部门可主导谈判过程。

分析师:罗志恒,执业编号:S0300520110001,邮箱:luozhiheng@ykzq.com

分析师:邓洪波(金麒麟分析师),执业编号:S0300524070001,邮箱:denghongbo@ykzq.com

本公众号不是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本公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公众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本公司https://www.ykzq.com/ 网站设定权限刊载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供参考之用,投资者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并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公众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投资者需自行承担依据本公众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 兴蓉环境:2024年归母净利润19.96亿元,同比增长8.28%
  • 【IPO案例研究】拟IPO企业业务收购——概述、审核关注及案例分享
  • 目标价630元?比亚迪重回万亿,有何不同!
  • “星链”紧急上线!马斯克:美国空中交通管制通信系统正迅速崩溃,或发生灾难性故障!啥情况?
  • 黄金技术面确认破位!金价大跌空间打开
  • 总统豁免权也难解 纽约法官拒绝撤销特朗普“封口费”案有罪裁定
  • 外汇商品丨特朗普交易的政策核实期——2025年2月G7汇率展望
  • 从建筑师到新时代城市发展引领者 向程:盐城高铁新城的“总设计师”
  • 和铂医药-B获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王劲松增持40万股公司股份
  • 多家上海国企启动并购重组,国泰君安合并海通做大做强
  • 美核能公司Oklo签下电力供应大单,股价暴涨两位数
  • 美国政府机构取消哥伦比亚大学约4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和合同
  • 特朗普2.0:内阁成员思想图景及对华影响——外交篇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