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专利大战”持续上演 宁德时代第七次起诉中创新航侵权

“专利大战”持续上演 宁德时代第七次起诉中创新航侵权

  近年来,国内锂电池行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行业内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时有发生。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除了靠价格抢占市场份额之外,“专利”也正在成为相关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把“利器”。

  日前,两大锂电巨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侵权纠纷再起波澜。

  1月3日晚间,中创新航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原告宁德时代针对中创新航及杭州鹏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就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ZL202210514746.9号发明专利(以下简称“涉诉专利”)提出知识产权侵权索赔,索赔经济损失9000万元,以及维权费用100万元。

  “随着专利侵权的涉案金额越来越高,以及卷入的企业越来越多,‘专利战’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将在锂电池行业内持续上演。”资深锂电行业专家焦庆宇(化名)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普遍来看,快速发展的行业,如通信、医药等,其知识产权问题都较为突出。目前,锂电池行业正处于内卷时期,由于知识产权诉讼是市场和技术竞争的外延,所以企业间必然会出现围绕知识产权的交锋。

  据焦庆宇介绍,锂电池知识产权领域存在故意侵权和非故意侵权两种情况,有的情况是企业直接仿制或改良其他企业的专利技术;有的则是技术人员流动后设计思路未脱离此前框架导致侵权。此外,随着我国锂电池企业加速走出国门,海外的侵权风险也同样值得关注,“因为有些侵权风险是未知的,企业‘走出去’更需要处理好合规问题”。

  诉讼双方各执一词

  据了解,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的纠纷由来已久,双方曾多次对簿公堂。上述公告中提及的涉诉专利已经是由宁德时代主动起诉中创新航的第七件专利,累计诉讼金额更是达到惊人的8亿元。

  根据中创新航发布的公告,原告宁德时代主张中创新航立即停止实施侵害宁德时代涉诉专利权的行为,包括停止制造、销售和许诺销售侵害涉诉专利权的产品,并赔偿宁德时代经济损失和自涉诉专利申请公布之日至授权专利权之日期间的各项费用,共计9100万元。

  对此,中创新航方面表示,涉诉专利属于电池顶盖结构,公司基于该类型号电池顶盖结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布局,不存在侵权行为。公司还透露,目前公司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针对涉诉专利的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本次诉讼预计不会对公司当前及未来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关于是否存在专利侵权,宁德时代与中航锂电的说法各执一词,而从实践来看,涉及企业专利的维权官司并不好打。众所周知,锂电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申请专利是把握核心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的有效措施,具体可以细分至材料、电芯、模组、配套设施、检测等方面,但锂电池企业知识产权维权尤为困难。

  “对于锂电池知识产权案件而言,企业维权过程往往存在三方面的困难。”贝隆律师事务所诉讼律师马向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是涉案金额巨大,取证困难,维权成本较高;二是维权周期长,无法匹配锂电池产品快速更新换代的特征;三是维权过程涉及商业秘密,工作推进较为困难。

  

专利布局应引起重视

  天眼查APP显示,此次双方涉诉专利为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由宁德时代申请于2017年8月4日,并于2018年2月23日获授权。总结上述专利摘要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在顶盖注液孔下面加了一个凸包设计,可在注液时降低短路风险。

  此次涉诉专利是对电池顶盖结构的局部优化,其他公司的产品也可以设置注液孔,只要不用凸包设计的结构就不算侵权。事实上,在锂电池的成本构成中,虽然外壳部分仅占比3%,但双方加上此前牵涉的6项涉及专利的相关诉讼中,有5项都聚焦在电池顶盖。

  “别看一个小小的电池顶盖,但一点都不简单。”焦庆宇表示,此前国外曾委托自己调研过锂电池封盖技术。其间他了解到,电池顶盖涉及泄压、内室控制和防爆阀等关键部件,因此也涉及非常多安全问题和专利。

  在焦庆宇看来,之前大家都顾着生产和经销,随着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相关产权纠纷会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好企业知识产权、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必答题。

  对此,北京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曹国庆也表示,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但总体来看,我国基础材料研究时间较短,基础研究投入和力量较为薄弱,其核心技术专利方面还有待提升。

  市场研究机构SNE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公司中,6家中国电池公司悉数实现装机量同比增长。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252.8GWh,稳居榜首;中创新航装机量同比增长25.4%至33.1GWh,装机量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4.8%。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花费了大量资金,相比之下,科研投入特别是基础材料、基础设备、基础零部件等方面的投入较少,亟待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曹国庆建议,行业可以建立锂电池知识产权联盟,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在有关部门的专业指导下,由骨干企业、行业工程技术中心、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参与分工合作,加快提升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创新整体水平,并建立专利技术和人才管理交流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的布局,还扮演着成为新兴行业向上发展和技术路线演进的重要工具。“燃料电池就是个例子,丰田汽车公司开放了1万多项燃料电池相关专利,但为什么全球燃料电池行业发展仍步履维艰?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其他企业担忧一旦开始使用专利并投入资金后,会被丰田汽车公司通过更深层次的专利壁垒‘卡脖子’。”焦庆宇表示,下一步,国内锂电池行业应高度重视专利布局,防止在知识产权竞争和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局面,护航产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 马斯克公开“示爱” 特朗普回应:第一夫人会没事的
  • 华为新突破,攻克硅基负极难题!固态电池产业应用加速,智能电动车ETF(516380)盘中摸高0.78%
  • 美敦促乌下调征兵年龄下限,乌方:我们缺装备,不缺人
  • 价投大佬Grantham警告:美股即将崩盘,AI泡沫与历史技术泡沫无本质区别
  • 超百亿主力资金狂涌!半导体领衔上攻,电子ETF(515260)盘中涨超1.8%,机构:AI热潮或延续半导体并购主线
  • 满足常规贸易融资需求,千亿流动资金安排月底落地香港,业内称多数银行均可参与
  • 荣膺红顶大奖,华帝大飞碟烟机定义厨房新“净”界
  • 江淮汽车:华为合作顺利推进 智能化进展加速
  • 【金融开放】今年首家外资证券私募来了,全球量化巨头宽立资本旗下私募完成备案
  • 长盈精密:公司海外生产基地是国内产能的有效补充,以满足国际客户的需求
  • 英伟达一夜蒸发5890亿美元 纳指大跌 DeepSeek让硅谷和纳指巨震
  • 完善立体化追责体系 筑牢投资者保护防线
  • “专利大战”持续上演 宁德时代第七次起诉中创新航侵权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